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教育線上> 三好兒童品德夏令營成果發表 品德就在日常生活中

教育線上

字級

三好兒童品德夏令營成果發表 品德就在日常生活中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4-07-14
「2024年三好MVP兒童品德夏令營」,7月14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觀堂,舉行成果發表暨結業典禮,中英文組學童、小隊輔,以及來自8個縣市的家長們260人參與。小朋友以中英文演出話劇成果發表「感恩與發願」,以在佛館發掘有關感恩的主題為發想,從自然生態、佛陀行化故事,展現對周圍人事物的感恩。

英文組有「保育動物對人的重要性」,感謝動物給予大家更好的生活環境,所以要愛護動物不要獵殺。「守護我們的觀音媽媽」以佛館觀音殿的千手千眼觀音為背景,感謝觀音的守護和存在。「What’s in a Fossil?『化』is this?」則是向動物化石感謝,因為提供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料,幫助大家探索地球的奧祕。以及「有構厲害:全身是寶的構樹」、「為母說法」。

中文組「見獵心喜─洪信介」、「大自然的『保』物獵人」、「成為大自然的蒐藏家」,提到的都是關於只有國中學歷的洪信介,卻成為國家地理頻道認證的植物獵人,感謝他讓更多台灣植物被人看見。「『益』起去動物園」,列舉狗、蜜蜂、海豚對人類的益處,感謝對人類的幫助。「恐怖的?鬼子母」,說明同理心的重要,要顧慮別人的感受。

佛陀紀念館館長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表示,大家成果發表所扣接的主題,就是「感恩與發願」,感恩不是名詞,是動詞。看到大家會感謝動物與化石,可見已經將感恩內化為自然而然的行為。

三好MVP品德課程計畫主持人林文瑛表示,品德很重要,且還可以過夏令營活動,以教育和有系統的方式傳達給小朋友。引導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,透過對身邊的動物、植物、人的關懷,學習實踐美德。從知善、樂善到行善,品德就在日常生活中。

結業典禮頒發各獎項,包括「思辨、勇氣、感恩、愛與關懷、同理心、尊重、誠實、合作、說好話、做好事」,由如常法師、林文瑛、三好MVP品德課程計畫共同主持人張郁雯和卓淑玲,和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、永融法師、永均法師、有賢法師,以及高雄市東光國小校長柯惠玲、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張瑞芳頒發。

小朋友、小隊輔帶來大會舞〈三好歌〉、人間音緣〈感恩的人生〉。中文組的賴又頤和陳語希說,他們學習到三好、四給、品德教育,還有感恩不是名詞是動詞。

中文組的姜皓評也說要心存感恩,不要認為別人幫忙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事。姜皓評的母親王詩涵表示,他們來自台南下營區,為了這次夏令營,特別住宿在佛光山。希望讓孩子學習更知足,看看外面的世界。經過這次夏令營後,孩子開始懂得分享,更知道要珍惜大家對他的好。
12345678910第1 / 158頁
追蹤我們